1)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11)_八旗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离开了大宅门,搬到了简陋的小院,但生活中充满了亲情,日子变得更快乐。让我父亲最高兴的事就是表姐刘惠华的到来,表姐总是像股新鲜空气似的使小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奶奶的姐姐杨木槿和姐夫刘德绪倒很少过来,据惠华讲她父母和哥哥每天都在外头忙,除了救济难民还办了两家孤儿学校,为此已经又卖了两所房子。

  惠华说:“军阀横行,我父母行善。政府里有人在卖国。我父亲卖房子救国。说实话,太讽刺了。”

  我奶奶表示:“惠华,你父母都是佛门大居士,你应当学他们也信佛吧。”

  惠华笑笑:“我走的是另一条路。”最让我奶奶意外的事不是当时惠华没跟着父母信佛,而是有一天她竟然带了一个男同学来到新街口北大街这个小院。也是这个年的初春,柳树刚刚发芽的时候,还是个礼拜日,我奶奶和我父亲那天都在家。当时,我奶奶在院子西头的小厨房里洗菜,我父亲坐在自己屋里做作业,他隔窗抬眼便看见院门开了,接着就瞧见表姐那小蓝袄、黑色学生裙的熟悉身影。

  我父亲欢快地叫了声“惠华表姐”马上飞快地穿过堂屋去迎接她,可来到屋门时却猛然地停住了脚。他看见一个人随惠华进了院门,而且是个男青年。他二十左右,留短发,穿深灰色长衫,脖子上围一条特别醒目的红色毛线围巾。

  惠华看见表弟发愣,先嬉笑着问:“安表弟,不欢迎啊?也不叫人儿?”

  我父亲叫声:“表姐。”

  目光却把疑问投向了那个男青年。

  同时,我奶奶已闻声从小厨房出来,热情地:“惠华来啦。这位是--”

  惠华介绍:“他叫张中华。安表弟,叫张大哥吧。”

  我父亲礼貌地:“张大哥好。”

  惠华一指我奶奶,对张中华说:“你,快叫二姨呀!”

  张中华大声地:“二姨!给您老请安。”

  我奶奶笑了,夸了一句:“真懂礼儿啊!在旗的吧?”

  张中华便答:“是。我老家在吉林那边。”

  我奶奶便客气地:“那算一家子啦。哎,快进屋,别站院里呀。安儿,给你张大哥泡茶!”

  惠华说:“还是我来吧。”

  我奶奶新家的正屋也并不大,摆了张方桌,四个方凳,平常就是饭桌,来人也在这儿待客。左边那间是我奶奶住,右边就是我父亲的卧室兼书房了。正屋虽然小,靠右壁放着小平柜、茶具等杂物,而挨着我奶奶住房那边则是供着观音菩萨的佛台了。

  进屋后,我奶奶招呼客人坐在方桌旁,惠华忙着在平柜前沏茶倒水,我父亲就凑到表姐耳边小声问了一句:“你们怎么认识的?是同学吧?”

  惠华却故意大声回答:“我可不配跟他同学。人家张中华是谁呀?北大的!知道吧,北京大学。”

  这让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