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10)_八旗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几天,赵五爷出出进进,扬眉吐气,忙啊!院里的众人一会儿听他说张勋大将军用人有律,哪叫“保存发辫不服官于民国者为上选”,一会儿又听他讲康有为大人乃天下奇才,康大人修订的复辟上谕中“以纲常名教为精神之宪法,以礼义廉耻收溃决之人心”这两句话可抵半部《论语》啊。

  据说,他曾写好奏折跑到紫禁城向皇上表忠心投折问安,不料想守门的持枪军人听他只作过县尹,不屑地喝叱道:“七品耳,那里够得上问安?退下!”

  又据说,向朝廷谋职位的人都排成了长队,凡在武卫前军有关系的旗人许多都在不惜钱财地活动。赵五爷急得到处找侄子赵得福,却怎么也找不着。原来他那侄子也挺忙,事变三天后才和赵五爷见面,赵得福说:“机会难得呀,五叔,您买个三品、四品吧。”

  爷俩没说几句话,在前院中院到处瞎转悠了一番后,就见赵五爷回屋穿戴上七品官服与亲侄匆匆而去。他又忙乎了两天,院里众人才见他有空端上酒盅,感叹一声“苍天有眼呐!张大将军乃吾之再生父母也!”他指着金贵说:“小子,我当了正三品,立马给你个县官当。信不?”

  那时候,谁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敢与日渐威风的赵五爷多搭话,只有我奶奶冷冷地对他说过一句:“他表叔,就算我家老爷还在,也不会把官位看得这么重。这世态炎凉,您醒个味儿吧。”

  赵五爷真是执迷不悟,风传民国副总统冯国璋通电讨逆他充耳不闻,坊间热闻前总理段祺瑞在天津马厂誓师后讨逆军已从天津出发直捣京城他自认是谣言,仍是为官职奔走不停。直到有一天,京城里也响起了枪声,讨逆军攻到了南池子,赵五爷才明白大势已去龟缩回兴化寺街,再无声息。公元1917年7月12日在讨逆军攻势下定武军作鸟兽散,张勋跑到荷兰使馆避难,前后不到半个月的宣统复辟闹剧匆匆收场。

  我奶奶绝对不懂政治,也从不与我父亲谈论半句时局,街面上乱哄哄的那些天,他让我父亲反复读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上於至信”之类,从不准我父亲到前院听赵五爷胡言乱语。

  那一段岁月中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派乱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百姓活遭殃。我至今弄不懂我奶奶怎么会在混乱不堪的京城中似乎保持着一点清醒,大概舔犊护子之情起了大作用,她已不顾财产地位一股脑地将全部精力投到我父亲身上了。令我奶奶和众人都想不到的事是,宣统复辟闹剧收场没过几天,京城街巷仍是一片纷乱时,赵五爷和郑三爷悄没声响地搬出了我奶奶家。

  临走前赵五爷竟然没露面,是郑三爷到我奶奶屋里打招呼的。

  “大奶奶,谢谢您这几年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