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要不要这么夸张啊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学习李杜,希望从诗歌中体现一个繁荣富强的果家风貌和气派。他的《沧浪诗话》虽然编成并冠以《沧浪诗话》之名是在他死后,但其主要部分在他生前已经流传。”

  “我打断一下。”孔泽突然出声道:“严羽论诗,师法盛唐,是不是与南宋中后期严峻的正至形势有关?”

  顾秋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笑道:“你研究的是明代中叶的复古文学,而严羽的《沧浪诗话》直接影响了明代的“前七子”、“后七子”的创作,所以,你这是跑我这儿薅羊毛来了?”

  “说说呗。”孔泽尴尬地笑了笑。

  无语地看了他一眼,顾秋风道:“对于严羽提倡学习盛唐,历来的研究者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他是为了纠正姜西诗派学习唐人杜甫而不得其法,有的说他是为了反对江湖派、永嘉四灵(注:南宋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这四人都出于理学大师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提倡学习晚唐贾岛、姚合、许浑,还有跟你刚才说的一样,认为同南宋中后期风雨飘摇的形势有关,体现出了严羽的爱果主义思想,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却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顿了顿,他接着讲了下去,“我们都知道,严羽的《沧浪诗话》,提倡以禅喻诗,强调“别材”、“别趣”,以“妙悟”、“兴趣”为中心,师法盛唐的诗学思想。通读《沧浪诗话》,它从表面上看似乎主要是讲诗与禅的关系,其实他的诗论中心是在探讨宋代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如何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顾秋风说到这,忽然看见郑宗绪和孔泽已经摊开了小本本,一手按着本子,一手拿着笔,严阵以待!

  这是……要把我讲的东西记下来?

  我的天,要不要这么夸张啊!

  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诶!

  顾秋风哭笑不得,正要开口询问,却被吴刚抢了台词。

  “你们这是做什么?”

  孔泽却说道:“我感觉,秋风学弟接下来说的东西,可能对我的论文大有帮助。”

  郑宗绪一听,连忙点头,“我也有同感。”

  好吧,你们二位猜的还真准!

  顾秋风暗暗点头,又说道:“别材”、“别趣”说是严羽整个诗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别材”之“材”,与“才”通,即是“才能”之意,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诗人不同于学者,学者不一定都能成为诗人,宋人不懂这一点,遂以议论、才学、文字为诗。严羽说:“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至于“别趣”,是讲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要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而不能只有干巴巴的议论和枯燥无味的说理……”

  随着顾秋风的讲解,吴刚、施文秀、李小红三人认真地听着,郑宗绪和孔泽则在小本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