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0章 初试魔功 一喜一忧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无咎便让二人退下。

  归无咎手指微颤,紫幕层叠。洞府之中又隔出一层屏障阵法,圈出一间密室。取了魔尊所留功法,神思凝运,细细观览。

  归无咎不是临时抱佛脚之人,数月前早已择机粗略观览了一遍这道法诀。心中有数,此法不难成就,因此一直安定得很。

  将窗户纸捅破。这一号称魔尊亲传之法门,其实根本不能称之为“神通”,亦非“功法”,不过是为金丹境界突破元婴这一过程作一修正与弥补。

  按理说,功行到了突破境界的程度,若是根基足够扎实,潜力未尽,整个过程实际上是水到渠成的,并不用耽误过多时间。往往不过是多则十余日,少则一二日罢了。甚至有资质超拔又有奇缘之人,临机一悟,瞬息之间便能跨过关门。所谓“轻舟已过万重山”,便是如此境界了。

  以归无咎魔道功法趋于金丹极致的修为,若非道门功法对肉身的依傍,早可以轻易越过关门,浑然不费半点气力。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归无咎眉宇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似乎在欣慰和犹疑之间纠结难分。

  这一通仔细参详,所得两件事摆在归无咎面前,利弊悬殊,大可称异。

  一件预料之外的大惊喜;一件极为棘手的大难题。

  须知化丹成婴的过程,本就是一粒金丹圆满至极,灵性俱足之后廓散成元婴之体,浴于清气金光之中,化作拟真人形。整个过程猛烈恣肆已极,修士之肉身便如同狂风巨浪之中镇定舟船的铁锚,依次约束之,范式之,方能使这破丹成婴的过程不至于走样。

  而这“丹中之婴”的成法过程,脱离了肉身具象的依傍,要求在金丹范式之内,御使一身丹气显化清气,塑成圆融无暇婴儿之身。

  好似再高明的陶匠泥工,若没有模具相助,单凭一双巧手便要将稀软的泥土捏制得精致完美,那是断然不可能的。

  这一重功夫。若要熟能生巧,圆满驾驭一身清气,塑形于斗室之中。看着道理上并无太多窒涩,但一旦付诸于实施,至少要有半年以上的苦修不可。

  归无咎所撞上的这桩大惊喜便在此处了。话说回来,这意外之喜,却和归无咎在南容州的一桩机缘有关。

  当年做客星月门时,归无咎助舒永延假冒华氏子弟,在“觉迷望气”阵中经历一场机缘。恰好对于“丹婴之间”的气机变化掌握极深。

  即便是轩辕怀、阮文琴等人处此情境,要修成这一道“丹中之婴”的法诀同样难免半年苦功。唯有归无咎恰逢其会,早已明悟丹力之上、元婴之下的那一重妙境,估摸着不过十天半个月的功夫,便能完成这“丹中之婴”的一转折。

  二百年元婴路,一载“铨道会”,截去半年之功,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不过,这到底是归无咎运道惊人,还是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