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玉鼎失足何所归_万法无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而言,若是一名修士灵根资质是四品,那么他的道念、道缘高不过三品,低不过五品,总之上下差距不会超过一品去。

  于是大家认为,灵根优异的修士,自然悟性超卓,福缘深厚,将之看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直到一些近古巨派的大能,在数十万年前,通过一些极为偶然的例子,看出玄妙。有一些本被寄予厚望的天纵之才,灵根上佳,悟性超卓,却偏偏运气极差,遇到一些小关口便损伤气脉,走火入魔;有一些灵根平庸的异才,偏偏见识超卓,对道法的理解甚至超过更高境界的修士。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小,但终于被窥破奥秘,号称“人身如鼎,三相如足”。这种及其罕见的情况,被称之为“玉鼎失足”。

  玉鼎,拟作良才美质;失足,三相中有两相超卓,但有一相却极为拙劣。

  文晋元听到这里略一沉思,已然明悟:“原来归师兄是玉鼎失足之象。”

  归无咎续道:“据这道人传来的意念,我的道念、道缘俱为一品,竟然是衡越宗立派三十六万年来的第三人。相应的,灵根品质只有八品下。”

  “而玉鼎失足的三种情况之中,道基不足是最坏的一种。”

  “如果道念有缺,可以选择修习至纯至简、返璞归真的功法法门,暂时回避深奥繁复的大道至理;如果道缘有缺,其实也可以有种种神妙法宝庇护。”

  “当然,这些问题最终是避不过的,道法修行到斩天人二分的最高境界,如果道念、道缘不能圆满,那最后一步便无法迈过。”

  “可是那等人物,那等境界,周天万界千万年之间也出不了几个,踏上道途之初又何需多虑?”

  “但是道基不足,灵根品质太低,那就很致命了。”

  “灵根品质每相差一等,修行进步的速度变相差数倍。相差二等,便是相差数十倍。三等以上的差距,即便再神效的丹药不计成本的服用,也无法追赶得上。更要命的是,修道人九大难关七十二小关,其中的第三道大难关名为“追形逐影”,最是艰难不过。这一关多半出现在元婴二重,最早可能则出现在金丹三重、四重。修道者资质愈高、对大道至理解愈深,修行的功法愈加高明,这一关出现的时间点就愈早。”

  “犹如影子在自己身前,如何奋力奔跑,也难以超越之。困在追形逐影这一关的修士,任你清修苦练,打坐行功,吸纳灵气,搬运周天,修炼之时仿佛进境不菲,但是事后体察,却似乎被困在原地,没有丝毫进步。唯有根底博大、传承渊深的大派,方能借助秘法、异宝,加速破开这一关。即便如此,耗费数十载功夫,那也是极为寻常之事。至于小派修士及散修,便无这等运道了。散修中元婴三重修士极为罕见,道理便在于此。”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