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 武器质量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产量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有很多方法是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质量的。

  比如这个现代工厂管理制度,设立了管理的层级之后,每个领导最多只要管五个人,这样他们就能有效的监督手下干活了,不但能吧手下每个人的工作都安排好,还能督促他们把零件质量做好。有个人在后面盯着,工人总不会偷懒吧;如果这个人再时不时来看看他们做的东西怎么样,那即便是做不好的东西,他们也要想办法做好了。

  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朱慈炅这一次准备推广一些改进难度不大,见效比较快的。

  比如设计阶段,有很多设计人员都喜欢照搬手册或者现成的东西,稍微改下尺寸就用上了,也不考虑加工的问题。这样其实是不对的,以往设计的东西问题肯定是没有的,但那也是根据以往的加工设备设计的,加工设备都更新换代了,还照抄原来的设计,不但会影响生产效率,还有可能造成质量问题。

  朱慈炅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型燧发枪的零件图,就发现很多零件是生搬硬套过来的,虽然不影响功能,却无形中影响了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有可能神迹公司的设计人员压根就不怎么懂古代的火药武器,只能东拼西凑,照葫芦画瓢,把所有图形资料整理一下,凑到一起了事。

  有很多零件明明是可以上冲床一次冲压成型的,偏偏要设计的奇形怪状,只能用手工锻打出来。用冲床冲压和用手工锻打这速度是可以想象的,可能这边都冲压出来十个了,那边还没打造出来一个。而且冲床冲的零件都是一个模子里冲出来的,只要模具没问题,就不会存在质量问题;手工锻打就不一样了,十个人能给你打造出十一个花样来,合格率能有多高可以想象。

  朱慈炅准备找几个典型的零件出来,启发一下毕懋康他们,让他们尝试着慢慢改进零件的图纸,尽量把所有零件的加工都往现有的设备上靠,能不手工加工就不要手工加工,费时费力不说,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再比如生产阶段,如果机床很多,就要注意零件的细分,尽量让每个开机床的工人都只加工某一个零件,而不要想着让每个工人都会做燧发枪的所有零件。这是个熟能生巧的问题,一把燧发枪几十个零件,一个零件做个把月可能就熟练了,要熟练每一个零件没个几年是不可能的。

  还有工装,这里所说的工装不是工人的制服,而是加工零件的辅助装备,比如一个零件有三个关键尺寸,如果每加工一个下就拿尺子去仔细量一下,这样质量是保证了,效率就低下了。看尺寸是要费时间的,看一次十秒,看十次就是一百秒,一天做一百这样的零件就要浪费三万秒,那就是八个多小时!好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