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军工设想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绍完,又嘱咐了几句,便匆匆的走了。

  朱慈炅一点都不在意便宜父皇来去匆匆,他就是想看看大明的热武器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就打不过冷兵器了。

  作为一个大型军工厂的工艺工程师,不敢说自己是武器专家,枪炮的基本原理他还是懂的。

  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没什么好看的,那都是外国人做的,明朝历史上就没有大规模仿造过。

  这枪械才是关键,他走到枪械中间,仔细的查看起来。

  看了一会儿,他的脸色变白了,而且越看越白。

  他清楚的记得:热武器是因为在射程、穿透力、射速、精准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弓弩,才成为战争主导的!

  看着些木枪的模型:枪管这么短,连膛线都没有,射程肯定没有弓箭远!

  还有这一粒粒的圆形子弹,怎么跟箭矢比穿透力?

  而且,这些木枪竟然都是火绳枪,平均一分钟能发一发出去就不错了,怎么跟弓弩比射速?

  最夸张的是所有的木枪都没有准星,这存在精准度吗?

  朱炅只感觉到一阵后怕,拿这样的武器拿去和敌人战斗,想不输都难啊!

  难怪热武器的明军打不过冷武器的清军,你拿这些烧火棍子上去有什么用?

  打人家步兵,你连人家的盾牌都打不透。

  打人家骑兵,瞄准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打的中?你这还没开两枪,人家已经冲到你面前了!

  这些火药武器理念是先进的,但是,这实际效果却比弓弩还差!

  这是怎么回事呢?朱炅沉思起来。

  其实这大明的科技在这个时代并不落后,也不是没有科技方面的人才。

  人才方面,光他记得的就有:

  华夏第一个制造和使用望远镜观测天文的徐光启,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新制诸器图说》的作者王徵,

  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

  还有制造出大明第一把燧发枪的毕懋康。

  既不缺科技,又不缺人才,为什么大明最后还是被冷兵器打败了呢?

  看了看身边的枪械,再看了看不远处的红夷大炮,他脑海里灵光一闪,终于想明白了。

  人家欧洲各国是想尽办法把科技都运用到军事上,后面靠坚船利炮几乎征服了全世界。大明却是各行其事,军事和科技严重脱节,最后被一帮蛮夷用冷兵器给征服了!

  说白了就是没有实现科技的产业化,想到了就做,做出来就用,压根就没想过要根据战场情况进行改进,更没想过要怎么吧热武器的长处发挥出来。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前提就是他继位为帝,只要他当上皇帝:

  徐光启,你还研究什么天文望远镜啊?赶紧给朕研究军事望远镜。

  宋应星,你研究什么《天工开物》啊?赶紧给朕来个《军工开物》。

  那个王徵,你也不要研究那些没用的老式设备了,朕给你买几台进口设备,你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