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念师恩加官进爵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面各州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可以说辽东的大丰收就是他和陈子龙主持的结果。

  世上竟然有如此凑巧之事,这两人包括陈子龙,难道松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竟然出了如此多的人才,虽说那里是后世的上海滩,但这会儿还只是个普通的小县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朱慈炅正觉得奇怪呢,外面突然传来曹化淳的通报声:“启禀皇上,徐光启徐大人求见。”

  正巧,恩师也是松江人,正好问问他,朱慈炅急忙道:“快宣。”

  很快,徐光启便出现在门口,他并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后面还跟着王承恩和五个太监,那五个太监手里都捧着也个方形木盘,木盘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沓沓的奏折。

  这是要让朱慈炅批阅奏折吗?当然不是,我们的崇正皇帝可没有批阅奏折的习惯,看到那比小学生家庭作业还多的奏折他就头疼,哪里会去干那苦差。

  貌似他的御用批阅工朱由检亲王已经去欧陆了,这奏折又必须天天批阅,怎么办呢?

  这事自然难不倒朱慈炅,宫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专门帮皇上批阅奏折的,他干脆让几个秉笔太监轮流批阅,不过,他可不像先皇天启帝把批阅奏折的大权完全交给秉笔太监,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他规定,每天的奏折批阅完以后都必须拿过来让他检查。

  不过,他这个检查并不是全检,除了十来封重要的奏折他要过目之外,其他的普通奏折他只是抽个十来份看看,这就跟后世检查大批量产品一样,没百件或者千件里面抽查一件,如果抽查出了问题,那这批产品就麻烦了,同样,他如果抽查一封有问题的奏折,那这个秉笔太监就麻烦了。

  另外他还安排了内阁大学士每天轮流监督,每份奏折的批红都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检查,这样双重检查之下出问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且秉笔太监也不敢仗着批阅奏折的权力胡来。

  本来徐光启是不用轮班的,毕竟他都七十多岁了,朱慈炅都害怕他休息不够,怎么会让他劳累呢,但他执意要来轮班,朱慈炅也没辙,只能由着他了。

  徐光启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帝师而倨傲,也没有因为自己年迈体衰而失了礼节,一进书房他便恭敬的走到朱慈炅面前,抬手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那架势,接着就要往地上跪了,朱慈炅赶紧上前一把扶住徐光启的胳臂,殷切的道:”恩师免礼,曹化淳,快,赐坐。“

  后面的曹化淳早就把椅子准备好了,闻言赶紧把椅子搬上来,放到徐光启的身后,徐光启还待退让,朱慈炅却是轻轻的把他扶到椅子上坐下来,微笑着劝道:”恩师,你年事已高,不能久站,快坐下来,不要累着了。“

  徐光启这才颤巍巍的坐下来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