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火炮先行_大明军工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月了,差不多正好一百天左右,按照现在平均每七天三十门大炮的生产速度,一百天最多能生产三百五十门大炮,这还不包括难度更高的五二零式榴弹炮或者六一八式榴弹炮,也就是说,大炮的生产速度最少要提高一倍才能达到要求。

  至于新型燧发枪倒是没什么问题,从六月份装备完天雄军和秦军之后,到现在,京营的新兵已经装备了快十万了,到年底基本上就可以把十五万京营新兵全部装备上燧发枪了,年后生产的那都是给其他部队预备的。

  关于火炮生产速度的问题,朱慈炅现在还真没孙元化他们熟悉了,正好很久都没和几个亲信聚聚了,朱慈炅干脆直接把他们全部召来乾清宫,主要是商量火炮生产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借机聚一聚。

  现在他最初那几个亲信可不得了了,个个都是大忙人,朱慈炅如果不召他们入宫,也就早朝的时候能见个面,平时连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像徐光启,他要处理内阁的事务,还要主持礼部衙门的工作,还要教导郑成功,还要研制望远镜,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他这个大弟子基本上已经被他给遗忘了。

  像孙元化,他要主持兵部衙门的工作,还要主持火炮的生产和试射,还要训练京营的炮兵,哪有空来宫里和皇上闲聊。

  还有毕懋康和王徵,一天也是忙的很,不但要处理公务,还要帮宋应星管理军工厂的日常运转,王恭厂那规模,放在现代那也是一个大型企业了,日常的采购,生产,实验,财物,人事等等如果都压在宋应星一个人身上,那他就算劈成两半也管不过来。

  当然,这五个人就算再忙,皇上召见他们还是不敢耽搁的,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全部赶到了乾清宫。

  朱慈炅特意找了个宽敞点的偏殿,摆了两溜太师椅和茶几,让他们分坐左右,边喝茶边回话。

  现在时间没那么紧迫,朱慈炅倒不急于说正事,而是捡着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随意问了几句。

  他首先问徐光启道:“恩师,那个燧发枪用的瞄准镜做的怎么样了?”

  徐光启摸着胡子饶有兴趣的回道:“这个镜筒倒是简单,用沙模一铸,再夹车床上车几刀就出来了,这个镜片就有点麻烦了,太小,手工研磨很困难,我正和王大人商量,设计个专用的磨床来磨镜片呢。”

  朱慈炅点头道:“嗯,这个瞄准镜要是真做出来了,那用量就大了,是该设计个床子来磨镜片了。”

  他又转头问毕懋康道:“孟候,那个左轮手枪做的怎么样了啊?”

  毕懋康由衷的赞叹道:“皇上真是厉害,连那么精巧的手枪都能想出来,样品已经做出来了,还真能连发,只是那个转轮有点太难加工了,如果要量产的话,怕是得设计个专门的车床来加工转轮。”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