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刀火一心_食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刀都是。”

  赵水荷插话道:“那不成,猪油的面积可以尽量大,但是不能超过刀的面积,流出刀身外边去,就算输了。”

  我点头认同,同时又继续补充道“而且,真正的比试开始之后,厨子的眼睛会用布蒙住,也就是说根本就看不见油面和烛火的大小,仅仅只能凭借猪油的气味和声音,来判断猪油融化的面积和程度。”

  贤红叶听至此,恍然大悟道:“这真是很难的挑战。时间短了,猪油融化的面积小,时间长了,猪油又可能流出刀面去。”

  我笑了笑,不置可否。

  能不难么?不难的话雷仁会和我比这个?不难的话我以前会刻意去练习?

  而且我心里完全明白,这一套“刀火一心”,其实完全是五脏庙厨子的基本功,它看似变态,不能看,又不能动的,可实际上完全是对一个厨子的基本要求。

  毕竟,谁炒菜的时候也不是盯着火苗子看的,大部分人炒菜,也是根据味道和听觉来判断油的生熟程度吧!

  只不过,我们夫子庙做的更绝一些。

  之所以夫子庙做的更绝,是因为我们对火的掌控,远比其他三庙来的“高明”。

  在“四大庙”中,鲁菜夫子庙的火功本领,可是公认的“天下第一”,甚至有“食在中国,火在山东”的美誉。由此,也足以见得我们夫子庙的火功本领独树一帜,是公认的强项。

  夫子庙的火功与其他三庙最大的不同是“划分”的方法不一样。

  寻常的“火功”无非是讲究个文火,武火,烤火,烟熏等功能性的烹饪用火。只有父子庙的厨子把火上升到哲学的程度,认为食是儒家礼仪的延伸,火是食物的“灵魂”。

  也因此,夫子庙按照儒家的礼仪规范,直接将火划分为三种基本:“君火”“臣火”和“民火”。

  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三昧真火”。

  这三种火头中,君火称“爆”,臣火称“文”,民火称“煨”,三种火相辅相成,又划分出七十二种“弟子火”来,进而才有鲁菜千变万化的火功技巧和美味烹饪。

  以哲学演绎火焰,以火焰烹饪灵魂,这就是鲁菜的核心!这就是所谓的“礼”!

  也因此,鲁菜在制作上最大的特点便是用火独到,火力准确,一个标准的鲁菜厨子,毫不客气的说,能把火控制的如火箭上天般精准。不看表,说爆炒十五秒,绝对不多一丝一毫,说炖一小时,他也绝不会超过半秒半刻。

  鲁菜要的就是这份精准和功力。

  所以,我在火功上,自认也是当仁不让的。

  如果在这最为表现火功的“刀火一心”上输给他五岭庙的雷仁,那我就可以买块豆腐撞墙去了。

  也因此,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雷仁的要求。不但要比,还要按照最经典,最原始的方法来比!要的就是这份不服输的尽头!

  三下五除二间,我和雷仁“针尖对麦芒”,算是彻底杠上了。

  当下里,两个人如决斗般写了字据,按下手印,雷仁脸含奸笑,而我隐忍不发。

  一场大仗的阴霾,已然滚滚而来。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