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18)_八旗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过呀!”

  我父亲嘿嘿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呀。”

  我奶奶拉住增启姑娘的手就说:“走,回家去,我给你们做炸酱面。”

  增启姑娘委婉地说:“不用不用。杨婶,没多远我就到家了。”

  我奶奶更笑了:“增启姑娘,打小看你长大的,我还不认识菜园六条老傅家?别客气啦,都到家门口了,能不进去?走吧!安儿,你愣着干吗?走哇!”

  热腾腾的面条,喷香的炸酱,整齐的菜码儿,饭桌上也摆齐了碗筷。

  我奶奶瞧瞧增启姑娘,又看看我父亲,真是从心里乐开了花,笑着说:“增启姑娘,我炸的酱是正经的干炸儿,你尝尝。安儿,给人家姑娘拌面呐!”

  增启姑娘忙说:“我自己来。杨婶,您先来吧。”

  我奶奶轻轻地打了我父亲一掌,故意装作生气状地说:“你呀,真笨!姑娘,你看我这个儿子多傻呀!来人了连客气都不懂,是吧?”

  增启姑娘却挺正经地说:“杨婶,陈大哥可不像您说的呀。学问好,文笔好,还有正义感。连我哥都说过,咱们这片的旗人里头,您府上是家传、家教最深厚的呢!”

  我父亲已经拌好了一碗面,递过来说:“那个,那个傅同学,你吃面。”

  我奶奶喊了声:“醋!傻儿子,没放醋哪!”

  我父亲诺诺连声:“噢噢!忘了,忘了。”

  增启姑娘就拿起醋瓶说:“我自个儿倒吧。”

  我父亲去抢醋瓶,还说:“我来我来。”

  增启姑娘也说:“不用不用。”

  我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了,笑着说:“哎哟!看着你们俩呀,我这心里头哇,就是高兴,高兴啊。”

  这是个平常的礼拜天,我父亲不用去学校上课,只是这天他起得早,看见堂屋桌上摆着一碟自己最爱吃的“桂花缸炉”和“槽子糕”,知道是我奶奶为他备下的早点,便香甜地大口吃起来。

  这时,只见我奶奶手提着个花布小包袱急匆匆地要出门,瞧见儿子已经起床了,便交代:“午饭是包子,我做好了,晌午你自个儿热一下啊。”

  说罢就走,我父亲追问:“妈,您上哪儿啊?”

  我奶奶竟没回答。这回我父亲真奇怪了,因为最近一个多月了,哪怕到了礼拜天我奶奶也一早就出门,总是天擦黑儿才回来,不知道是干嘛去了。就是这天早晨,我父亲终于清醒了,当时扔下手里的点心就追出小院的门,悄悄地跟在我奶奶身后,想弄明白个究竟。只见我奶奶脚步急促、沿新街口北大街往南走,过了护国寺拐进一条胡同,走到一所带门礅儿的院落,一闪身推门就进了院,再不见了身影。我父亲紧跟上来,扒着门缝往院里瞧瞧,门里头是座青砖雕花影壁,什么都看不见。我父亲可就纳了闷儿了。

  妈这是去谁家了?去干什么呀?难道天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