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传:有一族子弟叫八旗(16)_八旗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经周折之后,我奶奶终于在我父亲陪同下决定动身前往丰台了。

  时近深秋,北京已初感寒意,我奶奶却脱去了日常穿的长袍,换上了薄棉袄、薄棉裤,一身短打扮。即将进入大学读书的我父亲照例是深色学生装,还戴着顶学生制服帽。临行前我父亲把我奶奶的毛线大披肩装到了学生书包里背上,生怕我奶奶受凉。那年月从新街口北大街前往丰台真可谓长途跋涉了,而我奶奶又舍不得雇车,她执意要步行走西直门大街再顺着北沟沿直走到广安门外,然后找城外农户再雇辆驴车奔丰台那边去。一是我奶奶主意已定,二是家里确实没几文现钱,所以我父亲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了。

  有时候,人生机缘就是那么巧,巧得让人感慨。我父亲陪我奶奶出家门后在新街口往西拐,刚走到崇元观附近,熙熙攘攘车水马流的西直门内大街上忽然响起了一阵叮叮当当的驼铃声,只见一队约近10峰骆驼组成的驮队正由西往东迎面走过来。每匹骆驼身上都驮着捆好的麻袋包,骆驼们一双双宽大的肉蹄拍打在路面上扬起一片灰土,驮队旁是几位吆喝骆驼的走口外的商人或赶驼汉子。

  在低矮破旧的街面上,骆驼显得像巨人一样高大,行人、洋车、汽车都纷纷往路边避让,我父亲赶快护着我奶奶避闪到一家商铺的门边。

  没想到驼队旁一个身穿羊皮袄坎肩、头戴毡帽的中年大汉忽地走过来,冲着我奶奶腿一弯、手一屈地行了个旗人的“武架子安”,朗声便道:“大奶奶,您吉祥!”

  我奶奶朝那个大汉黝黑黝黑、胡子拉碴的脸仔细瞧瞧,才笑道:“哎哟喂,是金贵啊!”

  金贵忙朝驼队中间大喊:“金顺儿!金顺儿!快过来给大奶奶请安。”

  刹时又窜出来一个同样打扮的汉子,果然是金顺,也忙给我奶奶请安。

  请完安才瞧见我父亲,哥俩几乎异口同声地大叫:“这是安少爷!”

  我父亲也招呼:“金贵哥,顺子哥,你们好!”

  我奶奶指着那队停下来的大骆驼队问:“这是,你们俩的?”

  金贵回答:“托您的福,我们哥俩靠您给的安家钱,置办了几匹骆驼,跑了这么些年的口外,现在日子过得还行。”

  金顺儿就问:”大奶奶,您这是去哪儿?”

  我父亲答:“去丰台找个熟人。”

  金贵也问:“不雇个车?”

  我父亲解释:“我妈说走到广安门再说。”

  金贵再仔细看看老主人,眼圈儿顿时就红了,转身对驮队最前头的领驼人说:“老三,你带驮队先回货栈,我这儿有事。”

  又回身对我奶奶说:“大奶奶,您在这儿歇会儿,请金顺儿陪您说句话,我马上回来。别挪地儿啊!”

  说罢匆匆而去,骆驼队也叮叮当当地走了。

  约摸一袋烟的工夫,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