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章 一边被奶,一边被黑_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映入众人眼帘的,是南明日报醒目的标题——“现实教育比《天才枪手》更加残酷!”

  与其说这是一篇新闻,不如说这是一份檄文——

  “……很多家长都知道,国内有几所很牛的私立高中,最近热映电影《天才枪手》里的学校大概就是以它们为原型。

  因为这些私立高中不仅要收学费,同样要收高昂的赞助费。

  电影里没有细说赞助费用在哪些方面,其实主要用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高价挖名师。

  名师的作用谁都懂。普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遇到一位名师都属于幸运,而全部由名师组成的师资班子,那自然是极有效果的。

  另一方面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竞赛的花费。

  笔者有过统计,私立高中学生参加一门省级的学科竞赛,从专项练习、定向训练,一直到走出考场,学校至少投入6000元/人。

  注意,是每科。

  如果是全国竞赛,花费轻松翻倍;如果是国外竞赛,至少翻三倍。

  而这还只是知识类竞赛,如果是艺术类、体育类运动竞赛,每一项至少万元起步。

  投入这么大,自然是为了高考加分!

  笔者查到一个数据,这些私立高中的学生,从十几分到几十分,获得高考加分的比例达到惊人的半数之多。

  公立学校的学生当然也能竞争加分,只是,很多所谓‘选拔具有一定特殊才能’的竞赛,都巨费钱,仅此一项就将绝大部分公立学校的学生排斥在外。

  能支付得起这样的费用的家庭,起码是年入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产家庭和富豪们。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人也不多啊,问题是名校录取名额也不多啊。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有近三百种的加分规定,不少会与户籍挂钩。

  然后神奇的场景出现了。

  笔者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都会有,但几所私立名校里最普遍——总有一些家境优渥的学生,整个高中生涯的户籍会不断变化,而每一次户籍变迁都与其获得的加分密切相关。

  有神通广大的,甚至不用换户籍就早早预定了绘画、钢琴、芭蕾等艺术性选拔加分,因为他(她)们的授课老师,就是各个省份参与选拔比赛的评委老师……

  有数据可以支持笔者的调查——过去三年高考中,靠加分能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的学生,近九成集中在几所强势的私立高中里面。

  这是一个令笔者恐惧的数据。

  虽然因为基数大,现在考上名牌大学的还是以寒门学子居多;但这种情况再持续下去,不需要多久,最多十年时间,名牌大学的录取比例必然会翻转过来……

  你以为电影夸张?但现实更夸张,也更加残酷!”

  ……

  看完报道后,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己方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扭转舆论形势,突然被

  请收藏:https://m.dm11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